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包积液 > 患病症状

水钠代谢

一、钠的平衡:

人体钠总量的50%存在于细胞外液,10%存在于细胞内液,为可交换钠。

40%与骨骼基质结合,为不可交换钠。

血清钠浓度正常为~mmol/L。

人体主要通过食盐摄入钠,每日需钠4~6g,由小肠吸收,肾脏排泄。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二、水钠调节:

三、水钠紊乱:

细胞外液降低细胞外液升高血清钠降低低渗性脱水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水中毒)

血清钠升高高渗性脱水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盐中毒)

血清钠正常等渗性脱水水肿1低渗性脱水

1、原因

肾外性原因:

消化液大量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减压)

大量体液在体腔内聚积(胸、腹水)

经皮肤丢失大量液体,如大量出汗和大面积烧伤

肾性原因:

水肿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排钠利尿药

过度渗透性利尿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肾脏疾病

2、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变化是,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渗透压降低。由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增高,使得细胞外液内的液体向细胞内液流动,造成细胞内液增多,有发生水肿的危险。由于血液的浓缩,血浆蛋白浓度增大,细胞间液被重吸收进入血管内的量增多,虽然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但这会使细胞间液的减少更加明显,有明显的脱水貌。易出现循环障碍甚至休克:表现为静脉塌陷、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神志异常、尿量减少,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其机制为:低渗性脱水在原发病的作用下,体液大量丢失;体液向细胞内液转移,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细胞外液低渗抑制ADH分泌,使尿量增加或不减少。脱水症明显: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最明显的部位是细胞间液,因此患者较早出现皮肤弹性降低、眼窝下陷等体征。婴幼儿由于中毒性消化不良发生低渗性脱水时,可有三凹体征,即囟门凹陷、眼窝凹陷、舟状腹。

3、防治

去除病因,防治原发病。使用等渗或高渗盐溶液纠正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使用高渗盐溶液治疗时,要控制补液速度,防止血钠浓度回升过快而对心脑产生损伤,最好随时监控血钠浓度,控制血清钠浓度每小时升高0.5mmol/L,直到达mmol/L为宜。单纯使用葡萄糖溶液治疗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导致脑水肿。2高渗性脱水

1、原因和发生机制

单纯性失水:经肺丢失,常由于过度通气;经皮肤失水,见于发热或甲亢,皮肤不感蒸发水分增多;经肾失水,尿崩症。

丧失低渗体液:经胃肠道丢失;大量出汗;过度的渗透性利尿

2、对机体的影响

口渴求饮

尿少而比重高

以细胞内液丢失更明显

严重高渗性脱水因脑细胞脱水和脑压降低,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脑组织细胞脱水因牵拉作用,可引起脑静脉破裂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脱水热:血容量降低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细胞内液减少也使汗腺分泌受到影响,因此机体的散热功能出现障碍。小儿脱水还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弱,引起体温升高。

3、防治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给患者饮水或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液,脱水基本纠正时需要补充钠,以防细胞外液转为低渗。

要注意输入葡萄糖液的速度,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宜过快过多。

3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特征是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I50mmol/L,血浆渗透压为~mml/L。

1、病因:等渗性脱水的常见病因是呕吐、腹泻、大量丢失接近等渗的消化液、大量胸腹水形成、大面积烧伤或严重创伤使血浆丢失等。

2、对机体的影响:等渗性脱水常兼有低渗性及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

3、防治:

去除病因,防治原发病。

输注渗透压为等渗液的1/3~2/3为宜的氯化钠溶液。

注意防治患者继续失水而向高渗性脱水转变或因补水过多而向低渗性脱水转变。

4水中毒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指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导致大量水分潴留,细胞内外液容量均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5(五)水肿edema过多的钠、水以与血浆相似的比例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出现,称为水肿。渗出液漏出液原因炎症反应非炎症性外观混浊、血性、脓性透明水样比重1..凝固自凝不自凝蛋白含量多少细胞数量多少细胞种类??中性粒细胞为主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有无

1、对机体的影响:

引起组织细胞营养障碍。

水肿的器官常有功能障碍,如关节腔积水、心包积液、喉头水肿。

2、防治:

去除病因。心性水肿应该给予强心药,并限制钠盐的摄入;炎性水肿应该尽早控制炎症反应,若为肿瘤所致,应行肿瘤切除术。

给予利尿药,减轻水钠潴留。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水肿患者卧床时,注意预防压疮和感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epq.com/hbzz/12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